行情分析
大蒜:老外一直憋着少进口 也是怕落价
行情分析 易投蒜2025-03-27
 

印尼一直都是中国大蒜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国。从2021年以来,针对鲜或冷藏的蒜头单一类目统计,每年印尼进口中国大蒜的量在56万吨上下。占同期中国该类目出口总量的30%左右。今年以来印尼国内蒜价高企。2月份印尼进入斋月之前,印尼蒜价更是涨到了40000多印尼盾一公斤,核人民币8块多钱一斤。

图片2.png

针对蒜价飙涨的情况,印尼贸易部分别在213号和221日下放两批大蒜配额,总额度在22.55万吨。目的就是加大中国大蒜的进口量,来抑制印尼国内蒜价。但是事与愿违,2月份针对印尼的出口量仅1.17万吨,1月份更少,就出口了区区700来吨。说明这些拿到配额的进口商,根本没有进口或者进口量很小。当然一月份出口印尼的大蒜使用的24年的配额,实际就是12月底的订单,主要是大蒜加工以及货运时间差造成的。即使如此,今年1-2月份出口印尼的大蒜同比去年大幅减少了60%多。进口商他们在琢磨什么呐?

扫码_搜索联合传播样式-标准色版.jpg

这就不得不提国内大蒜的市场行情了。今年大蒜相比上一年是增产增种的双增状态。虽然总体扩种的幅度不是太大,但是市场群体的认知就是大幅扩种的状态。另外,去年大蒜受冻灾,单产较低。今年只要大蒜的单产能达到历年的平均水准,单产同比去年就是大幅增产的。高价年份,面临这种双增局面,新蒜一旦上市,老蒜价格大幅回落的概率比较大。不仅是中国的消费者,很多老外他也不敢多拿蒜。毕竟,大蒜的海外订单从下放到完成进口需要一段时间。拿货量如果太大,一旦大蒜落价,就会出现亏损。是你,你也不愿多进口。这种新蒜落价的预期逐渐在国内外形成共识,大蒜的需求量就会受到影响。

图片4.png

值得注意的是,越南和泰国的大蒜进口量明显增长。2月份,在印尼进口量同比缩减的情况下,越南和泰国的进口量却分别增长了41.05%125.56%。越南和泰国的大蒜生意有其特殊之处,主要是中国的企业能在当地直接销售。国内企业一般在当地有办事处,甚至是前置仓库。

图片4.png

通过这种模式,中国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当地市场。企业甚至可以每天根据市场的需求量来发货。通过精细管理,产生类似于零库存策略的运营效果。所以这些地方,不是太害怕大蒜落价。印尼客商更像是批发商,先囤货后卖货。如果预期大蒜落价,不会傻傻地大量囤货。幸亏越南、泰国以及南美的巴西大蒜进口量大幅增长,弥补了印尼的缺口,才没有让大蒜出口量显得太少。

图片5.png

本来今年库内大蒜处于一种供需紧平衡的状态。库内的余量是近几年最少的一年,不少的储存商朋友希望能看到有资金炒作抬价。可是年后整个市场一直没有什么利好。现在到了3月底了,大蒜苗情长势良好,国内市场的走货情况不温不火,海外传统大的进口商,手握配额就不拿货。现在大蒜市场终于绷不住了,蒜价节节下滑。甚至有配资比例比较大的储存商开始爆仓。爆仓又短期内加剧市场供需失衡,蒜价进一步走低。蒜价走低,刚需拿货战战兢兢,可不就恶性循环了。

订阅
推荐阅读: